招生考试网
学历类| 阳光高考 研 究 生 自学考试 成人高考 专 升 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资格类|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
工程类|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
计算机|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 书画等级 美国高考 驾 驶 员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 检 员 单 证 员 出国留学
 招生考试网 - 高校信息 - 普通高校 - 北京 - 正文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怎么样?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好不好?点评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概况,师资力量,就业情况,录取分数线,重点学科介绍,学校风景图片等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是一所北京市属普通高等学校。学校的前身为创办于1936年的北平市立高级工业职业学校土木工程科。七十年变迁,五移校址,数易校名,历经高工建专、中专和大学三个发展阶段。解放初期为北京工业学校土木科,1952年为北京建筑专科学校。1953年迁至现校址,更名为北京市土木建筑工程学校。1958年升办大学,名为北京建筑工程学院。1961年又恢复中专,更名为北京建筑工程学校。1977年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升格为大学,定名为北京建筑工程学院。1978年被确定为国家首批学士学位授权高校。1985年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99年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价,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工作合格学校。2002年被北京市教委确定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人才培养基地。2006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学校实行校、院两级管理。教学和教辅单位按学科专业及教学科研管理需要设置。学校现有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工程学院、测绘与城市空间信息学院、机电与汽车工程学院、文法学院、理学院、计算机教学与网络信息部、体育部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等教学单位;另设有继续教育学院、高等教育研究室,分别承担成人学历教育与培训、高等教育研究和学校评建工作,并兼有管理职能;同时设有依托各学科专业进行跨学科研究的城市研究所。
   
     学校学科专业设置以工学为主,兼有管理学、法学和理学,目前全校共有22个全日制本科专业,其中建筑学专业是国家教育部第二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土木工程、建筑学、给水排水工程、测绘工程等4个专业是北京市品牌建设专业,城市规划、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工程管理专业是北京市重点改造专业,土木工程专业是北京市重点建设专业。学校还有1个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8个北京市双基合格实验室。此外,学校的学科建设和学位点建设也为专业的发展和建设形成了支撑,学校现有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7个二级学科硕士点、2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领域和1个北京市重点学科、8个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
   
     截至2008年7月底,学校现有基本教育规模教职工691人,其中专任教师440人。专任教师中有副高职称以上的教师241人,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有 327人。两院院士周干峙教授、李德仁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圭白教授和一批国内外有影响的教授、专家和政府高层管理人员与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受聘为我校兼职和客座教授。
   
     截至2008年7月底,学校有各类在校注册生10063人,其中本专科生6410人,硕士研究生677人,工程硕士139人,成人教育学历生2794人,普通预科生27人,外国留学生16人。毕业生就业率高,受到用人单位好评,毕业生主要就业于北京市各级政府所属规划、建设、管理部门和建筑设计研究院(所)及建筑、市政等企业,大多已成为技术骨干和管理骨干,为国家及首都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校积极开展围绕首都城市发展和建筑工程领域的应用技术研究。“十五”期间,共承担国家、省、市、学校各级各类科研课题860余项,科技服务总经费突破 2.6亿元,到校科研经费达5000余万元,发表学术论文2166篇,其中国际三大检索论文超过150篇,出版教材及学术著作355部。学校依托自身的学科专业,积极发展校办产业,组建了具有甲级资质的建筑设计研究院和京精大房工程建设监理公司,促进产学研结合,开展社会服务。学校还充分利用校区良好的地域环境,开办了经营性企业,为学校筹集办学资金,用以改善办学条件和教职工生活待遇。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广泛开展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目前已与美国、法国、英国、德国、俄罗斯、荷兰、新西兰、澳大利亚、马尔他等国家14所大学建立了校际交流与合作关系,并与荷兰代尔夫特大学、新西兰奥克兰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与澳大利亚南澳大学联合培养土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与美国玛赫西大学联合培养本科生,与法国佩雷集团联合建立了北京建筑工程学院中法能源培训中心,并联合培养高职生。学校经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批准于2004年招收外国留学生。
   
   
     学校主校区13.3公顷,总建筑面积为16万平方米,设有各类教学实验室(中心)19个,校内外学生实习基地65个,教学科研仪器设备7356万元。学校图书馆馆藏充足,数字化资源丰富,自动化管理系统先进,能够满足教学和科研需要。
   
     为适应首都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和首都城市建设的需要,从2001年开始,学校稳步增设服务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服务的学科专业,逐步扩大了招生规模。学校坚持"立足首都,面向全国,依托建筑业,服务城市化"的办学服务面向定位,坚持服务于首都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学校正在成为服务首都城市化的人才培养基地、科技服务基地和以工为主,理、工、管、法等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大学。
   
     在“十一五”规划开局之年,学校以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为契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内涵发展、人才强校、突出特色、服务首都的发展战略,进一步强化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学科专业优势,全面实现“十一五”发展规划目标,努力把建工学院办成首都人民满意的大学。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专业设置
专业详情请点击:专业设置15920.html 查看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重点专业我校现有3个北京市重点学科——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市政工程。
重点实验室    学校有1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实验室)和8个北京市双基合格实验室。
师资力量 我校现有专任教师600余人,其中教授106人,副教授272人,具有硕博研究生学历的教师 413人,位居市属高校前列。两院院士周干峙教授、李德仁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圭白教授和一批国内外有影响的教授、专家和政府高层管理人员与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受聘为我校兼职和客座教授。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就业状况  近年来我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一直很好,连续多年在北京市属高校一次就业率位居前列,每年我校毕业生供需比均在1:3以上,就业率均在95%以上,部分专业达到100%。学生主要面向北京市各级政府建设、规划、管理部门和建筑设计研究院(所)及建筑、市政等企业公司就业,许多毕业生现已成为首都及其他省市城乡基本建设战线上的技术骨干和管理骨干,为国家及首都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国际经济大环境影响下,我国政府明确当前进一步扩大内需,在新一轮建设中把加快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和灾后重建工程列为重点,我国基础设施等投资迎来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建设高峰期,北京还将加快外部联络线和城市路网、公交枢纽建设,重点推进京台高速北京段、京承高速三期等高速公路建设,提前建成北京市规划高速公路网。巨大的市场和发展机遇意味着需要大量的建筑类专业人才,我校专业设置凸现其就业优势。城市建设领域、建筑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会需要大量的建筑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发展潜力很大,因此报考我校对于广大考生来说是一个理想的选择。 在校“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精神的激励下,一届又一届的毕业生已走向首都城市建设、设计、研究、开发、施工、管理等各个岗位。在服务城市化、奥运场馆、新机场建设、旧城改造、文物保护等项目我校毕业生正在充分发挥着他们的聪明才智,为首都的建设贡献力量。用他们骄人的业绩为母校增光。

 
收费标准       

严格按照教育部及北京市有关部门制定的收费标准执行。

本科:文史类4200元/学年/生,理工类4600元/学年/生。
在校生情况    截至2008年7月底,学校现有基本教育规模教职工691人,其中专任教师440人。专任教师中有副高职称以上的教师241人,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有 327人。两院院士周干峙教授、李德仁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圭白教授和一批国内外有影响的教授、专家和政府高层管理人员与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受聘为我校兼职和客座教授。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热门文章
  • 此栏目下没有热点文章

  • 本站所提供的北京建筑工程学院信息来自于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招生办网站仅供参考。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请以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官方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